欢迎阅读《福建师范大学校报》 - 福建师范大学

返回首页   第593期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潜心学术 乐在其中
——退休生活的杂忆与感悟

作者:林可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查看:116   

    时间过得真快,我出生于1933年12月,转眼之间,今年已经82岁了。如果从1997年底退休算起到现在,也快20年了。
    我们这一代人,在特殊的人生环境中,经历了风雨坎坷,遍尝了酸甜苦辣。当我们步入老年,离开工作岗位后,和以往一个重大的区别点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可以选择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做。有人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有人根据具体情况,学点自己想学的东西。我呢?学习国画、玩电脑、打网球,这些都尝试做了,自得其乐,收获不少。从1954年考上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学生那时开始,我就与哲学结下不解之缘。现在退休了,要把它完全地放在一边,还真是有点难舍难分啊!
    像我这般年龄的老人,也曾经拥有过精力充沛的青春年华,但在“左”的思想统治的年代,却被数不清的政治运动,占去了太多的宝贵时光。在退休之后,既然有了可供支配的时间,总想把失去的时间尽可能地找回来,多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书。我与哲学相伴,至今已经60多年了。对我来说,读书不仅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有效途径与必要环节,而且还成为“老有所乐”的最佳方式与有效手段,真的是“乐在其中”!
    2006年后,我先后受聘于本校的公共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为博士生、硕士生讲授“中西哲学比较”和“哲学概论”课程。这样一来,读书学习的目的就不仅是自娱自乐,而且是与提高个人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相关了。
    所有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讲课要想摆脱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被动状态,就得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这只有勤读书、多思考,才有可能做到。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但如果只读书而不思考,是无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更不用说能改变自己的气质与提高人生的境界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的这些说法不是空泛之言,而是深刻的经验之谈,适用于所有的人。哲学的最根本的目标就在于,引导人们志存高远,从现实中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和神圣价值,那就更要在实践、读书的同时,强调致力于思考与探索。
    在西方古代,哲学向来就与“爱智慧”相联系,而且哲学本身就来源于惊奇。中国古代的学者不仅提倡博学、笃行,言行一致,而且也强调审问、慎思、明辨等环节。看来,一个从事哲学工作的人,只要是还活着,就不能停止思索与探求。既然历史的机遇让我走上了哲学之路,也就只能无怨无悔地继续走下去了。有的朋友问我,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哲学这么个抽象的学科来读?我只能说,这是客观的实际情况造成的。那时,我刚刚离开抗美援朝战场回国不久,思想准备不足就仓促应考,在填写志愿时,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多亏了所在部队的领导和战友的积极建议,我才作出了选择。坦率地说,当时我对“哲学是什么”并不很了解,只是爱思索的性格,才使我后来慢慢地喜欢上这门以抽象思索为特征的学问了。
    也许是惯性使然吧,退休以后,我仍旧继续保持着思索的习惯。在读书与思考之中,每偶有所得,便自然而然地执笔为文。日积月累,居然陆续写出了一批相关的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学术专著,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退休以后,我陆续写成60多篇学术论文,并先后公开正式出版了5本学术专著,这些都是我自己始料不及的。其中《“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和《哲学:智慧与境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这两本书是在分别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讲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和《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六位哲苑名家的学术生涯》(人民出版社,2012年)主要是以我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给我们讲课的几位老师的学术生涯作为研究和阐述的对象,研究他们的学术成就与人生际遇,从某些侧面反映出近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艰辛而又复杂的历程,从中得出若干值得反思的教训。我的老师中,有些人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了,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在大学阶段,读不到他们当年写的书,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才有这个可能。2013年出版的另一本书:《〈自然辩证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版的书,2013年又重新补充修订出版。
    今年初,我从2003~2014年(即我70~81岁)期间陆续写的学术论文中,选出其中的38篇汇集成书。退休之前,我曾经出版过一本名为《爱智篇》的论文集,副标题为“哲学学习探索40年”。为了与之区别,今年的这本论文集书名定为:《皓首沉思录——哲学论文自选集(2003~2014)》。其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都已经在全国性或省级相关的学术刊物和报纸上公开发表过,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张世英先生为之作序。全书40多万字,内容涉及中西哲学及其比较(诸如海德格尔的哲学史观、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王阳明哲学属性以及梁漱溟关于中西文化哲学及其比较等),对以往哲学理论中若干争论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如何正确对待哲学唯心主义、如何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等),以及对我国现代几位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汤用彤、张岱年、任继愈、张世英等)具有原创性与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与人生际遇的回顾与探讨。此外,还涉及哲学与科学关系(着重于对“李约瑟问题”和“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问题的思考)、哲学、科学与宗教三者的关系、审美观与人生境界问题等。该书也已于2015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
    古人说,学海无涯,学然后知不足。60多年来,我在哲学这个领域中虽然竭尽所能,做了一些努力,但至今还不敢说已经登堂入室。所幸撰写的这些文章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我在退休后之所思、所想,是在边读书、边思索中所形成的个人体悟与一得之见。至于观点是否正确,那是另当别论;其中的是非曲直,只能留待读者指正与历史评说。对于我个人而言,总算是对自己有了一种交代。
    我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尊严,就在于人能够劳动,能够思想。中国古代哲人曾经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说法。恩格斯也把人的思维比喻为宇宙间“最美丽的花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思想,实际上是大自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赋予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出原始的蛮荒,不断地在文明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正是凭借着思想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17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认为,“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类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为了不断地提高自己,“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位思想家说得很对。人只有“好好地思想”了,才能不断地增进知识,提高智慧,洞察人生,以清醒的头脑,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力求做个睿智的人,明白事理的人。记得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老年》中曾经这样说:老年人不仅要保重身体,还应注意理智与心灵的健康,因此,老年也得不断学习,从中寻求人生的乐趣。一个总是在学习和工作中状态中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至的”。这与孔子所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正是一个意思吗?
    人这一辈子,生和死都是被动的,基本上不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我们自己能够掌控的,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我们所应该做、而且能够做到的就是:清理与安顿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放下对世界的过多的物质欲求,去除心中的烦恼和负面情绪,潇洒地、轻松地面对人生。思索生命的意义,洞察生命的真谛,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各自不同的兴趣与自己认可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从来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而又果实累累。如果能够这样,那就可以说是无愧于此生了。
                                                                      (写于2015年教师节、老年节之际)

分享到:
    
回到顶部 
福建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597次访问,全刊已有447680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