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福建师范大学校报》 - 福建师范大学

返回首页   第641期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探索淬技法 敦煌绽笔尖——访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获得者姚莉芳
查看:99   

□ 校报记者 郗晨彤 韩雪 乔亚娟 郭妙欣 易蕾歆 庄冰冰

【校报有约】

      人物名片:姚莉芳,女,1978年生,福建武夷山人,2003年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曾获校十佳青年教师、校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在读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省美协青年艺委会副主任,福州闽都画院副院长,2006年美国北亚立桑那大学访问学者,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04年,作品《雁儿们》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美术馆收藏;2005年,作品《戏菊》入选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2006年,在美国亚立桑那州参加“Special Art of the Orient”艺术家三联展;2009年,作品《雪域之春》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0年,作品《牵丝如缕之线面奇韵》获“锦绣海西——福建当代艺术(晋京)大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术馆);2011年,获“第六届福建省青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大型作品《情系两岸--闽台三通新篇章》入选“福建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2014年,作品《亘古回响》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曾获福建省第五届(2008年)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第六届(2011年)、第七届(2014年)、第八届(2017年)百花文艺奖三等奖,获福州市首届(2010年)年茉莉花文艺奖荣誉奖、二等奖,第二届(2014年)第三届(2017年)茉莉花文艺奖三等奖;2015年,作品《丝路之情-朝圣敦煌》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并获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作品被国家艺术基金会收藏。


      取一小柱檀香,以微火燃之,轻烟袅袅,游转于四方周遭,缭绕于指尖发间。温暖细腻的檀香是姚莉芳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一小柱香营造的不仅仅是其生活的态度,也是其创作的独特氛围。执一画笔,便可在书案上潜心作画数小时,敦煌艺术的美就在一笔一画的勾勒中悄然诞生……

一眼千年的敦煌情结

      五个身着现代白裙的仕女款款而来,她们双手合十,神情肃穆,头微微低着,朝拜着身后神圣的壁画。脚下,是连绵的山丘与无尽的河流,象征着复兴的丝绸之路。这是姚莉芳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滚动资助项目的画作——《丝路之情——朝圣敦煌》。
      谈到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姚莉芳语气平淡,她了解到申报指南中的丝绸之路与她一直以来的敦煌创作主题相契合,“如果有幸选上无疑是最好,如果没有,那我就当作是自己敦煌系列的总结”。而一谈到《朝圣敦煌》的技法和内容,姚莉芳则显得兴致盎然。这幅180cm?185cm的画作采用了姚莉芳常用的高丽宣重彩画法,这种独特的双面画法是自她研究生时期求学于徐志坚教授门下钻研至今的。也是这种画法的助力,让姚莉芳在研究生毕业留校之后就斩获了被誉为美术界奥林匹克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全国美展五年才一次,我那一届是第十届,我们学校一举斩获了金银铜三个奖项,这个成绩是前所未有的。”回忆时,她神情飞扬,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经过历史的沉淀已有些斑驳,高丽宣的画法很适合表现这种沧桑感。其实在2012年,姚莉芳才正式开始敦煌系列的创作,但是,她与敦煌壁画灵魂的碰撞早就出现了。在姚莉芳还在求学之时,她就被美术课本上的敦煌壁画深深吸引住了,本科在读时她就曾创作了一幅与敦煌有关的画作《飞天》。她笑着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对敦煌就是有一种情结”。这种情结颇有种“一眼千年”的味道,虽然难以具体描述,却对她影响深远。
      姚莉芳一直在探索敦煌壁画与现代艺术融合的方式。她擅长画人物,最好的方式是将敦煌壁画与自己的长处结合在一起,《朝圣敦煌》就将这种美妙的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敦煌壁画色彩艳丽,内容丰富,为了画面的协调性,姚莉芳笔下的人物往往是素净典雅的。《朝圣敦煌》中的五个仕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们身着圣洁的白色衣裙,裙子上没有多余的图案,整体给人一种肃穆典雅的感受。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个仕女的装扮都是现代的。姚莉芳并没有采用历史性画作的叙述手法,而是采用穿越时空的浪漫主义手法,让现代的仕女朝拜千年前的敦煌。但是,画作中现代的女性形象只是姚莉芳对于敦煌艺术和现代艺术浅层的思考,她更多地采用现代的构图方式与西方的色彩科学进行创作,用现代绘画的观念去表现古典的神韵气质。不像有些画者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为了取悦和讨好,姚莉芳笔下仕女的眼神并没有跟观众对视,而是在冥想,在自己的世界中痴迷。“我想画的是一种很自信、很有内涵和气场的感觉,我有我自己的世界,我不需要别人来认可我,我也不需要去讨好你,女性形象是很自信、典雅的,这是我希望画面中仕女传达出来的感觉。”这是姚莉芳对仕女的诠释,但这又何尝不是对她自己的诠释——自信而有才华,朝着自己心中的圣地前行。
      许是因为技法的相对成熟以及对题材的驾轻就熟,姚莉芳坦言,在创作《朝圣敦煌》时,自己并没有遇到太大的瓶颈,几乎90%都是按照自己原来设想的思路完成。但是在完成后,她却没有十分满意,或许是谨慎束缚住了画画时的手脚,她总觉得自己的人物还可以表现得再灵动些。但是不满意在所难免,“每个阶段对自己要求都是不同的,所以其实像‘敦煌系列’,我现在觉得也还算可以,但是不能说满意就接着继续那么画,我还得有新的东西,所以画画永远都是有不满足的东西。”姚莉芳对自己总有更高一层的要求。
坚守源于热爱
姚莉芳在一个名叫“星村”的古镇长大。一次偶然的机缘,她目睹了一位姑娘在水泥坪上用粉笔、碎砖块勾勒描摹出美丽图画的场景,她和美术的缘分就在此时结下。“我至今不知道那个姑娘叫什么名字。我父母是农民出身,从未培养过我画画,是那个姑娘启发了我。”
在她的学生时代,热爱美术并不影响她年段前四的好成绩,并且因此受班主任赏识,担任了三年的宣传委员。真正启蒙她美术之旅的是初中美术老师,周末常常邀约她欣赏水墨画,也给了她许多练习绘画的机会,“班上同学不爱画的美术作业都由我包办,我巴不得多画一点。”姚莉芳笑着说。
      姚莉芳认为自己与美术的结缘纯粹是源自热爱,这与勇气、魄力等都无太大关系。“这叫坚持吗?我觉得不是。我只是太热爱甚至痴迷,所以一切都那么自然。”然而灵感并不是源源不断的,当兴趣爱好成为术业专攻、快乐源泉成为肩头责任时,困难和压力也随之而来。面对这些困难与瓶颈,她谈道:“当我想要突破时,首先会看书,不断充实思想。然后是研练书法、临摹。我也会出去走走,看看展览。我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从民间艺术中吸收各方面知识。这也许会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不一样的东西就从中而来。”她进一步比喻道,“就像一棵树,根要伸得够宽够深,才可能长得更高。”
      在姚莉芳的美术旅途中,给予她帮助的人太多——初中美术老师、班主任、大学老师、博士生导师、家人、朋友……其中她最感谢的,莫过于她的研究生导师徐志坚教授。“徐老师非常认真负责。那时候我们上午十一点半下课,他经常给我们几个改画改到一点多,饿着肚子都要帮我们看画。徐老师这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徐志坚老师的专业功底深厚,姚莉芳作为他的研究生开门弟子,在知识与实践方面收获颇丰。她感激地说:“如果没有他,我不可能一毕业就获得全国银奖。我的专业定向乃至一生的方向,都受到他极大的影响。”家人的无条件支持也成为了她美术之旅中的助力航帆。“我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从我小时候起,他们就无条件支持我画画,我要买什么画具都绝对答应。还有我的丈夫和家人,也为我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让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创作,不用为琐碎家务而操持太多。”
      而师大同样给予了姚莉芳一方成长的沃土。“师大对我来说,真的就像家一样啊。”她的语气中满是感叹,“我不到十八岁就来了师大,在师大的时间比我在家的时间还长,我的青春、甚至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师大度过的。我的身份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现在作为博士生,又多了一重学生的身份,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能在福师大这样的‘家’里学习和工作,我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说到这里,她顿了一顿,又笑着说:“半辈子啦,我半辈子都在师大。今天上课,模特们都还和我说,姚老师啊,当年你还是学生呢,现在都当老师啦!”
生活是最灵动的艺术
      姚莉芳的画作中充满丰富的情趣,这种情趣同样展现在了她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出生在武夷山的姚莉芳来说,茶在生活中必不可少。“我泡杯茶让你们放松一下。”姚莉芳笑着取出一包武夷岩茶,干燥的茶叶和茶具在一片安静中碰撞出声响,滚烫的水倾然而入茶叶中,茶与水的融合有如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二者在翻滚与漾动中相得益彰。姚莉芳回忆起儿时喝茶的经历,脸上满是幸福笑容,“我们小时候喝的是大碗茶,家里基本上两三天就会煮一次,用大陶罐装着,喝凉的,很好喝!”从儿时家中质朴的大碗茶到现在细致的功夫茶,姚莉芳在自然的茶香中渐渐沉淀了自我,“喝茶是一种休闲,一种放松,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可能在我作品的画面中会有体现出茶文化的娴静与安宁,但是对我来说,喝茶这一方式更多地影响了我的性格与心境。我喜欢喝茶的氛围,这些都会间接影响到我的创作。”姚莉芳泡茶时动作缓慢而轻柔,就连眼神也是温柔如水。
      相对于饮茶时的宁静舒缓,姚莉芳回忆起在敦煌的经历时,整个人兴奋了许多:“这是我这辈子经历过最惊险的事情了,十分刺激!”我们在她生动的描绘中可以想象出一行人开着越野车在无垠的敦煌沙漠中游走于无尽的沙丘上,在大漠中一路疾驰,起起落落,欣赏着沙漠独有的落日之美,也经历着沙漠独有的地势之险。大漠风沙变化莫测,时刻移动的沙丘无不增加了大漠的神秘感,姚莉芳正是在这神秘的大漠中采集绘画所需的敦煌土,以自然之物绘制自然之貌,显自然之神韵,从幻妙的生活中发掘艺术。
      姚莉芳表示她在闲暇之时会练练书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书画同源,练习书法可以锻炼手腕的力量,这不仅是专业练习的要求,还是一种放松的选择。”对于姚莉芳来说,在绘画之余练习书法可以使身心放松,流动线条中蕴藏的美会让疲倦都消散。除了练习书法,旅行和运动也是她放松身心的选择,“有时会约上几个朋友去打打羽毛球,尽量每周都能保持一定量的运动。”劳逸结合是她崇尚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姚莉芳以专业的美术素养以及自身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为人师表,姚莉芳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绘画的技艺,更是对于生活艺术的发掘。作为一位艺术家,她秉持着“画为心印,观心得自在”的理念,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

分享到:
    
回到顶部 
福建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5313次访问,全刊已有447697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