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福建师范大学校报》 - 福建师范大学

返回首页   第641期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阅读,遇见自己的星辰
查看:180   
■ 校报记者 林婧雯 卢亚霞 刘晓静 叶伊贤 赵霁咏 徐辰凡  漫画记者 徐晴雨 谭婧娴
    世界读书日在暮春的雨水和潮气中如约而至,无数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回忆、讲述着他们的阅读故事。这些故事中弥漫着纸质书的清香,也不乏电子阅读烙下的时代烙印。人们在无意识中形成的“读书鄙视链”也在阅读方式的解放中不断受到冲击,越来越多人在数字化的今天通过阅读找寻到了隐藏于万千书海后的自我。


阅读生长痛

■ 林婧雯

    于我而言,童年的阅读和步入大学后的阅读是不一样的。

    我可以说出很多儿时阅读的故事,那些故事往往伴随着实体书店的人潮、冒热气的沥青路面和踩得飞快的自行车。我是家中独女,父母工作忙时连节假日也无暇陪我。在智能机尚未普及的年代,雨天晴天我都爱流连书店。我不挑书,合眼缘的都看,看不懂时也囫囵吞枣, 得趣的便翻来覆去看至书内字句都烂熟于心。
    高二后我的阅读质量和频率在下降,看书像在梦游,梦醒后一切就忘了。虽不排除学业日益繁重的缘故,但玩手机的时间也的确在挤占我看书的时间,我似乎很难再对阅读保持纯然的热爱。家里却是在我阅读时间锐减后购置了一个组装型书架,不大的木头架子立在我的床头柜旁,夜间从窗帘后透进的光线会照亮它的侧面。新增的书架又勾起我心中莫名其妙的仪式感,接连几日都在父母睡后把手机藏在被窝里,开起手电筒看书。睡眠不足就没精力上学,我那几日的心猿意马很快败给现实。
    上大学后,我读不进书的次数和忧虑未来的次数一样持续增多。
    人为了长高,要忍受生长痛,我怀疑我完美阅读体验中日渐频发的不快也是阅读阶段必然承受的阵痛。翻阅十数页便不自觉伸向手机的手、被学业或学生工作割断的时间和被懒怠情绪支配的内心,整个大一我疲于让自己适应诸事自理、琐事不断的新生活,所谓阅读也不过是堆草草翻阅过的纸张。我的心境在扼制我阅读的欲望。
    老师的推荐书目逐渐成为我的图书馆借阅清单。磕专业书比平时的阅读痛苦,一句话反反复复地读,我再也无法耍小聪明把需要理解的内容完整塞进大脑,这才尝试用笔、用手机备忘录记点什么。读专业书要花很长的时间,可是带给我的感触很真实,那种知识慢慢灌入思维的感觉像经历长期太空旅行的人踏上陆地。我总是没办法在限定的还书日期里看完借阅的书籍,在缓慢而零碎的阅读中,我慢慢接受了一个事实,即我可能再也无法享有完整固定的阅读时间了。接受这一点后,我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下降的阅读频率,也接受了我对某些“不正经文学”投注的过多兴趣。在此之前,我一直被可笑的负罪感敲打。
    谈回阅读体验,我一度也在阅读鄙视链里长期挣扎。读不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这类选择总受到世俗眼光的干扰。坦诚自己曾为攀比或跟风而阅读一事,对现在的我来说很轻易。真实的我一度很喜欢科幻小说,却怎么也读不进赛博朋克文学;四大名著我仅能完整读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多数人给了五星好评的书我也在豆瓣上毅然给了一星。我高中有很多做作的阅读选择,这些无用的选择是负重,是消耗。
    接受读不进去书的自我,这个简单的命题让我困扰了很久。我在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之间寻找着属于每本书的最佳阅读方式;在专业书籍和课外书籍中作出有偏向的取舍;我会在漫长的假期里把书丢在一边,也会在短暂的午后休息时争分夺秒地阅读。我越来越能够接受因千奇百怪的原因而读不下书的自己。我喜欢着阅读,就必然要允许与喜欢相伴而行的困扰。最后,我选择终身喜欢、终身困扰、终身自我。


“阅读障碍”下的我们

■ 卢亚霞

    现代化为我们带来多样的阅读方式和丰富的阅读资源,在阅读更为便利的今天,我们更好地享受到阅读带来的益处。但大多数人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面临着阅读困境。捧着书却读不进去,便是其中最大的困境之一。对于现今出现的“阅读障碍”,传播学院的吴鼎铭老师与传播学院2017级范梦佳有着自己的故事。
    吴鼎铭老师喜欢“经典必读”,他的朋友圈里经常推荐各个领域的经典书目。他喜欢评论极为精到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多与社会状态和他的科研相关。对于他而言,读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他理解中国和社会,二是帮助他进行科研。所以当所读之书不能让他达到其中一个目的时,他便难以完成阅读过程。
    他回忆到,当阅读《存在与虚无》的时候,书中难懂的抽象理论以及专业术语令他“举步维艰”。更重要的是,此书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这使得吴鼎铭老师在阅读时体验不佳。
    此外,家庭和工作的琐事也时时中断吴鼎铭老师的阅读之旅。有时吴鼎铭老师不得不搁下手中的书籍,去处理这些琐事。如此一来,阅读时间变得碎片化,导致吴鼎铭老师没有处在阅读的最佳状态上,这也是他读不下书的一个原因。坐在一处幽室中,在一个无人打扰的时间里,尽情地观察书中的中国和社会,这才是吴鼎铭老师阅读的享受姿态。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和理想的阅读状态,进而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阅读过程。吴鼎铭老师通过阅读观察中国与社会,那么对于范梦佳,她的阅读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繁多的人名和交叉的线条坐落在传播学院2017级范梦佳的笔记本上,这本笔记本是她阅读推理小说的必备物品。在阅读推理小说时,她时常眉头紧锁地记录下书中的所有线索并进行推理。范梦佳对推理小说专注且热爱,但学术专著似乎是她“难啃的骨头”。当她捧着一本学术专著时,源于不感兴趣的“阅读障碍”总使她在阅读中“卡壳”。
    这样一个喜欢推理小说的女孩,同样热爱着古典文学。当她认真琢磨那些古典字句的韵味时,她不想被任何事情打扰。有次她正 阅读宋词合集时,临时任务的出现使她不得不终止阅读。而当她完成工作后再捧起书本时,不在状态的阅读让她觉得索然无味,最后她只得把词集搁置下来。因此,范梦佳十分注重阅读时的感觉和状态,因为如果在心情不佳或不在状态的时候阅读,阅读体验多半会大打折扣。
    大多数出现 “阅读障碍”的读者,或多或少都有和他们相类似的原因。读书犹如读自己,阅读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的心理和状态的影响。当自我状态不佳或对所读书籍不喜欢时,这时候读到的是一个焦躁的自己,阅读妙趣也会在这种状态中荡然无存。而客观因素的善变,也可能使深研慢读的沉静变成一种奢侈。只有稳定这些不安因素,扫清“阅读障碍”,才能在阅读中感悟出“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


做“全民阅读”怪圈中的“异端”

■ 林婧雯 刘晓静

    正值世界读书日之际,各类热门阅读榜单又一次攻占公众的视野。从部分网友的评论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圈也存在一条潜移默化的鄙视链,即读书者鄙视不读书者,阅读名家著作者鄙视偏爱快餐文学者。笔者认为,这一阅读鄙视链污名化了“全民阅读”理念的价值,也使得阅读者的选择被放大为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
    阅读鄙视链揭露了许多畸形阅读行为背后的隐情。阅读圈中不乏将阅读当做资本炫耀的一类人,他们热衷于转发形形色色的推荐书单,以收获他人称赞其博览群书等美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一类人在社交平台上晒着书单,伪装出汲取知识的假象,实际上却在长长的书目前望而却步。朋友圈晒书单者众,将书目转变为实际阅读量者少。日复一日,书单成为负担,阅读变成煎熬;鄙夷他人的情绪不断增长,而提升自我的能力持续削弱。这一切早已违背阅读的初衷。
    阅读鄙视链引发了“不阅读者”的强烈焦虑。阅读可以定义为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但在公众认知中,阅读所需的视觉材料往往被界定为书籍等以文字为载体的材料。这使阅读鄙视链发酵为“不阅读完整的书籍,就称不上阅读”的片面观点。从影像、图片中汲取的知识被否定,从公众号中浏览的信息被怀疑,其他能够帮助人们理解、领悟和吸收新知的思维过程被全部推翻。愈演愈烈的鼓吹阅读的狂潮只会剥夺宽容,加剧焦虑,使得阅读这一个体行为被赋予了个人价值评判的尺度功能。
    在笔者看来,走出“全民阅读”怪圈,并不意味着对阅读行为宣战。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手段之一,但并非唯一手段。对学习新知识这一过程抱有热情的人,即使通过看电影或是玩游戏等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都能获取所需的信息。阅读也并非生活必需品,而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填充品,生活必需品的选择有限,但填充品的种类可以是多元的。在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在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中,我们也应尊重他人使用不同手段提升生活品质的权利。
    阅读的直接动力是渴望,无论是由兴趣或生存催生的渴望,都是支撑一个人进行阅读的最大内因。而阅读鄙视链实际上是将社会压力置于阅读者身上,完全混淆了内外因的作用机制。由内因决定的阅读行为理应回归私人领域,阅读的数量、阅读的频率、阅读的种类和阅读的手段等本不该被置于社会舆论的审视之下。劝人阅读的行为没有问题,威胁恐吓的口吻却不值得肯定。打破阅读鄙视链,阅读就还是那件私人又快乐的事。

跳出传统阅读圈

■ 叶伊贤

    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社会历史学院2017级本科生郑晗烁对自己上学期的经历记忆犹新。“刚接触历史专业时,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很多书籍。那时候我就给自己立下一个‘宏大的目标’,把那些书都买回来慢慢品读。”郑晗烁后来才知道,对于历史系的学生来说,这一目标实在太过异想天开,因为老师开出的薄薄书目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烟波微茫的书海。
    “除此之外,很多书由于出版时间较早而停止印刷了,所以我们也难以找到这些‘逝去的书籍’。”苦于原版书籍的稀少,忧于纷繁复杂的书目,郑晗烁坦言,以往如“地毯式搜索”般的阅读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而自己要做的就是跳出“惯常方式”改善阅读体验,利用电子书、阅读APP等网络资源阅读这些“逝去的书籍”。
    在寻找其他阅读渠道的过程中,郑晗烁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直至现在,她终于摆脱了“细嚼慢咽”般阅读桎梏,找寻到“不求甚解”式品书捷径。当课程《外国名著导读》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非常深奥的书籍时,郑晗烁选择通过阅读导读,来了解书籍的核心内容。如今,书籍文献的阅读已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历史系学生的日常。然而,在大学期间一本本“走马观花”式的阅览已是不切实际,更别提一心沉静咬文嚼字。因此,“巧寻他法阅读”始终是郑晗烁学习生活中的关键词。
    在郑晗烁眼中,专业课外书内容晦涩难懂、专业性很强,一度让她苦恼不已。她说:“读这类书籍时我总是容易分神,会时不时拿起手机。后来我通过网上的一些书评和公众号推送文章,来了解书本的大致内容,再找出重点章节进行精读,这样一来反而可以比直接看书获取更多的知识。”郑晗烁对自己找寻到的“窥一斑而知全豹”的阅读方式颇为满意。从此,她不再为阅读时漫无目的而迷茫,不再为摘录时错失重点而惆怅,不再为时间仓促而焦虑,同时阅读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学会通过其他渠道抓住阅读重点,这是聪明且高效的做法。“通过其他渠道阅读,看似将书的内容剥离开来不成体系,其实是使阅读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于郑晗烁而言,“巧寻他法阅读”在高效的学习生活中功不可没,阅读质量的好坏与阅读效率有很大的联系,高效的阅读能够提升阅读质量,而阅读质量的提升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电子阅读圈子里的人

■ 林婧雯
    科学技术的发展惠及阅读领域,为人们创造了阅读形式的无限可能。电子书、听书和微信群读书计划等新型阅读渠道正逐渐为大众所接受。
    经济学院2016级吴安妮自小学起便养成阅读的习惯,与其他习惯纸质书阅读的人不同,她一直以来更偏爱借助手机上的各类软件和网站进行阅读。“在当时直板手机盛行的时代,中国移动开通了一个阅读网站,读者可以用书券付费阅读。后来智能机的出现,衍生出各类阅读软件,我下载过‘咪咕阅读’、‘和阅读’,来满足在新时代里的阅读需要。”
    自直板机年代保持的电子阅读习惯也跟随吴安妮度过了中学和大学的漫长时光——从初中时躲在被窝里用手机看小说看到凌晨四、五点,再到高中时插着耳机在喜马拉雅上听着国学经典陷入深眠,她始终保持对新鲜阅读渠道的好奇和接纳。她常通过阅读知乎上的安利贴和亲朋好友的推荐,探索一些从没尝试过的阅读形式。
    与喜马拉雅听书软件的结缘始于她对广播剧的热爱,那些浮于纸面容易使人发困疲倦的国学经典也凭借声音这一载体,大大提升了她的阅读体验。虽然听书无可避免存在着阅读效率低、花费时间长和对朗读者声音要求严格等弊端,但就《庄子》和《诗经》等国学经典而言,听书这一方式似乎增进了吴安妮对国学的热情和理解。她也曾将软件推荐给妹妹,两人在闲暇时用简陋的手机录音系统朗读上传自己喜爱的书籍选段,回放着混有杂音和明显缺乏技巧的朗读片段发笑。
    进入大学后,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也令吴安妮重拾纸质书阅读,但效果不甚理想。她坦言:“我在图书馆里借的书一般都很厚,而且每次一借就是好几本,可是都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阅读。”颇有压力的学生工作和忙碌的学业挤占了她的大部分时间,被分割剩下的零碎时间片段很难支撑她像以前那样保持长时间的阅读。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阅读空窗期后,她于上个暑假接触到了“网易蜗牛读书”这一软件。每天限定一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间让她得以在三餐的间隙保持阅读进度,颇具规律性和强制力的形式也让她感慨,倘若一天不打开软件进行读书,便会让她产生浪费一小时阅读时光的错觉。
    在长期适应电子渠道阅读的吴安妮眼中,纸质书回归虽非十分必要,但纸质书的地位依旧无可取代。软件自带的笔记批注功能满足她深度阅读的需要,但手写笔记似乎更能跟上她脑海中飞逝的想法;大部分书籍都能通过电子书格式完美呈现,可插图丰富的《山海经》却在厚实的实体书页中更加鲜活。
    假如将阅读渠道比作满足勾股定理的无数种数字组合,那阅读体验便是定理本身。技术推动新型阅读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比起观望和抗拒,不如选择拥抱这些也许能够提升阅读体验的新鲜事物。


生活需要纸质书籍的清香

■ 赵霁咏
    “纸质书给我一种厚实感,它们独特的油墨香气,让我更加享受阅读过程。”数学与信息学院2014级沈晓麟,作为2017年图书馆本科读者借阅量排行前十中的一位,她与纸质阅读的故事,平淡而悠长。
    回忆起阅读,沈晓麟有些恍惚,“大概从小学开始吧,阅读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文字的排列组合带她走进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而在图书馆进行阅读,对她而言更是日常。“我一有空就会去图书馆逛一逛,邂逅一些书籍。”她说,图书馆像是一座温暖的港湾,停泊着无数书籍的船舶。
    即使处在科技高度发展,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沈晓麟仍然更喜欢翻开书本,品读纸质书籍。在她眼中,纸质书有着独特的魅力:“我觉得翻动真实的书页比翻动虚拟书页灵活许多,而且感受亦有不同。”书页的触感、油墨的淡香、书籍的细致装帧带来的惊喜,以及翻开书籍封面的那种仪式感,那种感觉难以用言语表达,却又无可替代。而同样一篇文章,对着电子屏幕看是一种感觉,捧在手心的纸上阅读又是另一种感觉。沈晓麟表示,比起电子书阅读,纸质阅读更能引起共鸣,更容易使她沉浸其中。每当沈晓麟坐在图书馆中,身边只有轻柔的沙沙书页声,便不禁被环境所感染,觉得自己与手中的书本融合在了一起,阅读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当谈到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时,沈晓麟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文学类书籍,你能够通过作者的文字体会其当下的内心活动,有时候,你还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每一本文学书籍都蕴藏着美好的情感,不经意间翻开,书里的文字如花绽放,每片花瓣都蕴含着独特的秘密,只有用心感受才能发现,沈晓麟恰好就是那个善于发现的人。沈晓麟对国学经典也有着极大的热情。她说,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周易》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而纸质的《周易》让其作为国学经典的质感更为厚重。无论是一幅幅八卦的插图,还是一句句工整的古语,都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沧桑感。这都是无法从冰冷的电子屏幕中感受到的。每当听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时,她就会记起触碰粗糙书页时惊喜激动的感觉。这一切,都始于沈晓麟对纸质书籍的那份特殊的钟爱。
    对沈晓麟而言,在书籍中学习知识、发现自我给她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是沈晓麟在阅读小说《飘》时最喜爱的一句话。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但对她来说,有书籍为伴,每一天都将感到充实。毕竟,就算岁月不断打磨人们翘起的棱角,也会有人会固执地坚守着那份对书籍始终不变的热忱与喜爱。

分享到:
    
回到顶部 
福建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5318次访问,全刊已有447702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