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福建师范大学校报》 - 福建师范大学

返回首页   第660期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匠心独运 勤学不辍
——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新星

作者:校报记者:郭妙欣 游梦婷 王云辉
查看:191   

    人物名片:陈新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曾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标兵”、“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在第四届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思政组特等奖,在首届全国高校“形式与政策”课巡回教学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
有心栽花花更艳
    2018年,陈新星参加了第四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了思想政治教育组特等奖的好成绩。荣誉的背后,更多的是陈新星夙夜不懈的付出与坚持。
    第四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教育首次作为单列学科进行竞赛,陈新星被临时“点将”参加比赛。“学院将这个光荣却艰巨的任务交代给我的时候,距离正式比赛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而当时的我还是一个从‘行政系列’转到‘教学系列’不足一年的‘新兵’。赛前的准备工作,让我深深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更让我感受到需要经年累月的教学经验对于上好一堂课是多么地重要。”陈新星说,“由于缺少教学经验,我在选题的时候显得很笨拙,整本书翻来覆去不知道要选什么题;我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显得很幼稚,也曾出现一些初级错误。”
    “但我很庆幸,我坚持下来了。我觉得这个比赛像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当初自己就是个毛猴子,进去炼一圈总会发生变化。”变化最大的,应该算是对课程设计的理解了。对于课程设计,陈新星有着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要在20分钟的片段教学中专注一个问题进行解答,不能随意从平时课堂截取一个片段,比如从概念讲到特征,再讲到原则,这种平铺直叙的讲述会让整个展示显得过于平淡和乏味。“既然是比赛,就要说问题,说难题,可以说现实中的问题,也可以说大学生心中的困惑。”陈新星认为,不仅是科研的时候需要有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问题意识,围绕问题进行阐述,充分发挥思政课针对现实,解决现实困惑的作用。
    此次竞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参赛教师要准备3讲内容不同的教学课件,且要做到内容充实、逻辑顺畅。但比赛时候的“3讲”可能是备赛时候10讲、30讲中优中选优精选而来,可见备赛强度、精度之大。
    她坦言,除了经验不足以外,课件制作也一直是她准备过程中的短板,与其他年轻教师相比,自己的PPT过于呆板和传统;而作为参赛选手中的“老人”,精力和体力都比不上年轻人,更别说熬大夜。但是好在陈新星有应对比赛的独门秘技——全心投入,精雕细刻。
    陈新星坚信“全心投入,必有收获”,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无论是教学仪态,还是上课着装,或是讲台站位,都是她不轻易放过的关注点。“我们说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可以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如何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和方式导入课程,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或求知欲;用什么结构将思路呈现出来,是演绎式还是归纳式……陈新星就如工匠一般慢慢打磨自己的课程。比如,比赛对讲课时间的要求很严格。陈新星觉得自己经验不足,难以很好地把控时间。于是她便用了一个“笨办法”——将要讲的每句话逐字写出来,甚至精细到“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这种问候语,然后一遍遍地练习。得益于这个“笨办法”,她在赛场上对时间的把控近乎完美,全部展示完毕距离倒计时结束仅剩10秒钟。
    本着学习心态参赛的陈新星对自己能够取得特等奖的好成绩感到非常意外,对她来说,最欣喜的不是荣誉本身,而是从指导老师、参赛选手身上学到的点点滴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陈新星从一起备赛的其他三位老师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如人文组老师精美的课件,理科组老师的有条不紊,工科组老师的亲切自然,这些都让她敬佩不已。
    陈新星说:“我参加比赛的初心就是为了学习,只有参加了这个比赛才能获得校内最好的专家们的帮助和指点。至于最后能得到特等奖,实属无心插柳。”但与其说这是“无心插柳”,倒不如是这是场“有心栽花”——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时刻用心、用情,保持高水准,才能让“柳成荫、花更艳”。
传道授业解惑 入耳入脑入心
    “备课真的是永无止境的。”平时扎实的教学工作,陈新星对课程内容已经烂熟于心;但即便如此,她在每次上课之前依然会认真备课。陈新星认为一堂课就好似一部电影,正如电影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每一堂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值得庆幸的是,课堂不像电影,它的“缺憾”可以在备课过程中,经过不断反思、总结得以改进。“教材是蓝本,但不能只依赖教材。”陈新星说,“如何让我们思政课的教学入耳、入脑、入心,是我思考的最多的问题。”因此,陈新星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她广泛搜寻当下最受学生群体关注的时事热点,让他们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我所选取的热点可能就来自于学生的朋友圈、QQ空间,我喜欢把上面那些学生关注的事件、或者有争议的问题搬到课堂上。根据大纲要求,围绕课程重点、难点,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觉得思政课是关注大学生的‘困惑’的,于是大学生便愿意听你讲课了,这能不能算‘入耳’?有真材实料,有逻辑,有观点,能启发学生的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容易让教学内容‘入脑’。学生真正听课了,思考了,将新知识、新观点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中去,便是‘入心’了吧!”
    其实,陈新星在“上好思政课”的探索中从未止步,并逐渐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事例扎实充分,逻辑清晰流畅,设计丰富立体,手段新颖恰当,获得了同学们广泛的好评。正如陈新星所说的那样,“教师是一个让人身心愉悦的职业。总是和年轻人对话,灵魂才不会衰老”,而只有不断的进行教学研究,用心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零零后的大学生做到真懂真信、入脑入心。“把课上得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这是最重要的。”陈新星十分认真地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追求“真心喜爱”方面,她认为,一堂让学生真心喜爱的课,是要有“热腾腾的获得感”的。因此,除了平时在教学上注重学理性与逻辑性之外,陈新星在教学中还尤为注意自己的言语通俗化和幽默化。除此之外,她还会借助智慧课堂等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在谈及致力于“终身受益”方面,陈新星笑着说道:“思政课不但要追求比较‘短期’的‘获得感’,还要着眼于‘让学生终生受益’。然而,要做到让学生终生受益不是件易事。作为老师,我能做的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点启发。”她把这种启发形象地比喻成“在学生心底种下一颗种子”,或者“在路口为学生设一个路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学生对于老师当初所给的启发一定会有所体悟,会有更深的了解。此时在学生心底种下的种子便能抽枝发芽,长成苍天大树,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把“保护伞”,路标也能更好地为学生指引人生方向。
    在陈新星眼里,教学的过程中处处存在着小惊喜,能够时常给自己带来小小的成就感。她说:“一旦我所抛出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讨论,能让课堂热闹起来,我就会很开心。在下课铃声响起,我正准备离开教室时,如果有学生能上前与我讨论课堂的内容,我便觉得这堂课的收获还是挺大的。这些时刻,都让我感觉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迭,教育对象在变化。不论是要跟上知识迭代的步伐,还是要掌握与学生对话的主动权,都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丰富自己。谈到对学习的理解,陈新星深有感触。尽管工作繁忙,陈新星一直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学时上、能力上做个“与时俱进”的人,她将“终身学习”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且坚定地去履行它。
    陈新星在不同岗位工作过,无论是学生工作干部、行政人员,还是思政课教师,她都始终怀揣着一颗学习的心。采访时她笑着对记者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海绵,凡是任何一滴对我有益的水,我都会将它吸收进来。”与其他教资深厚的老师相比,陈新星是三尺讲台前的“新人”;她一直秉持着习总书记所说的“弱鸟先飞”的谦卑心态。采访过程中,陈新星还向记者提到,虽然她是一名思修课教师,但是她有时会去听其它学科的课程。她能从一堂生物课中学得如何巧妙运用一则谜语来导入新课并展开论述;她也能从一堂医学课中学到上课时应该如何和学生积极互动,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中开发出更多的教学资源。她认为,学习的“道”是相通的,学习不能狭隘,不能功利;有学习、有反思,便能从中获益,得到成长。
    “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好一点,即使只是一点点。”但她对待学习也从不着急,每天学习一点、进步一点是她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小要求。她认为学习的定义是非常广泛的,哪怕是闲暇之时看看报纸、读读英语在她眼里都是学习的一小步。同时,对待学习她也从不畏难——“我考博是跨专业的,我工作是跨系列的。要敢于清零,开拓新领域。学习最重要的便是恒心和专注,有恒心、能专注,再大的硬骨头也能一步步啃下来。”
    陈新星始终保持着一颗对学习永不停息的心在无涯求知之路中上下求索。在她眼里,学习融入于生活中的每一细微之处,她愿意在潜心学习中领略生活的美好。
  后记
    陈新星老师在采访过程中始终保持谦逊、温和的态度。听老师讲述她的故事,就好似在听一堂经过精心打磨的思政课,生动且耐人寻味,短暂的一小时仿佛跟随着陈新星老师穿越了时光与人海,一起走过了她一步一个脚印的来时的路。

分享到:
    
回到顶部 
福建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99845次访问,全刊已有446742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