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福建师范大学校报》 - 福建师范大学

返回首页   第593期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作者:王莲华 文学院 本科2012级
查看:155   


    有些记忆,注定用来磨灭
    有些记忆,却属于光阴
    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偏执地、无动于衷地,
    守在原地
    阡陌、院墙、绿苔
    还有,被遗忘了的废弃的老屋
    挣脱不掉的落寞,道不明的情结
    颓唐了旧时光
    谁为谁守候

    如果就视觉上的取舍而言,我们经常会习惯性地选择宏伟高大、美丽奇特的事物作为观照对象,而那些不起眼的、渺小甚至卑微的存在却常常成为感官遗漏的对象。然而,记忆的选择似乎总是有别于感官。
    有些记忆,是能够轻易被遗忘、覆盖、磨灭的,有些记忆,是属于光阴的。它不需华丽,不必唯美,也可以不要有什么思想的穿透力、情感的感召力,只是那般沉默地存在着,任凭千百年的沧桑变幻、雨打风吹,依旧偏执地、无动于衷地固守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阡陌、墙角、园子,还有那早被遗忘了的废弃的老屋。它是那般的低调,甚至于无声无息,若非有心,几人能留意到它的存在?但正是这少许的几人,这粗糙的、素朴的甚至可以说是卑微的绿苔,便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形式,它早已凝固为一种情结,一种挣脱不掉的寂寞的、孤独的、道不明的情结,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一直以为,自己不至于那么多愁善感,只是再与这绿苔相遇,竟是在那熟悉的院落废弃了七年之后。别处何尝不相逢,只是唯有此情此景下的触动,才这般的铭心刻骨。这成片的青苔似乎在掩盖着什么,又似乎在暗示着什么,更像在守护着什么。
    爸妈是不愿让我单独回到这里的,因为环境过于冷清,所以我与这个曾经栖身过的地方,曾经撒过野的地方,做过梦的地方,一别竟是七年。迟到了太久,终究还是回到了这里。我的心里,难以掩饰的一番挣扎,泛起涟漪。记忆的光片瞬间掠过心头,曾经温暖的感觉在这一刻竟至于陌生了。
    如今,早已老去的村庄,渐渐颓唐的泥巴墙,孤独地承载着那段衰败了的岁月,落寞了的旧时光。门是锁着的,锈迹斑斑的铁锁开起来费了好一番功夫。轻推开院门,咯吱咯吱的声响,熟悉却又是如此遥远。时间最无聊,一点点地遗落,气候最无序,雨水一点点滴落。老屋就这样一年年地在青苔里,在雨季里,接受着洗礼,一点点改变,变得破败,变得荒芜,变得落寞。
    如我所料般,屋顶破落了。毕竟,七年的时光足以使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何况这久无人住的老屋。我的脚下,是挨挨挤挤的绿苔,沿着那条卵石铺就的小路一直绵延到院子深处。旧的、新的、老的、幼的飞燕在檐下滑行,如此往往回回,已过几度春秋。这长年坚守的绿苔,又在为谁固执地守候,孤独的院落唯有这绿苔与之相看无厌。
    残阳未灭,余烬未消,远山只剩一个朦胧的倩影。此时风声已息,老树的虬枝,渐渐平复了内心的躁动。那些未落的黄叶,絮絮低语着,扫除身体里落定的尘埃。我只身一人地踟蹰在这久别的院子里。四周,静得如夜之谧,只有我自己的脚步窸窸窣窣,发出轻微的声响。然而,这不过是一个人的萧疏断肠罢了,泪水悄然洇湿眼角。夕阳终是不忍了,用丝绸般温柔的光亮,轻抚过绿瓦和残壁,以至于蓬松泥土止不住一阵骚动,头皮屑般的灰尘簌簌落下,眼里便有微微的刺痛。潮湿的绿苔沿着废弃的台阶一路攀援,是苔深不可扫,还是无人扫?它如此偏执,用一种不可捉摸的苍苍茫茫的神态,静默着,用它卑微的躯体,诠释着生命的顽强、坚韧与尊严,还有,我知道,它是在试图挽留那一段回不去的旧时光。
    如果时间可以倒退几年,这个院子,何尝是今日这般景象?记忆,将我带回了那些炊烟袅袅的日子。我的童年,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在这个小院里度过的。那时爸妈忙于工作,便将我托付给了姥姥、姥爷,他们很宠我,比起爸妈的严厉管教,我在姥姥家反而悠闲自在。院子足够宽敞,容得下我和一群孩子在这里嬉笑打闹,整日叽里呱啦、没完没了烦死人。村庄是这般惬意祥和,牧童骑着一头青牛归来,黄色的稻浪翻滚着,泥土氤氲着馨香的气息。那一盘古老的石磨,被安置在棚屋里,老井永远是热闹的,清晨铁桶碰到井沿哐当哐当的声音,或者嘭的一声掉进水里,井台边扁担水桶放了一大片,家长里短也撒播了一大片。
    往日的欢声笑语犹在耳际,可如今,人呢?都去了哪里?为何只成了我一个人的记忆,还有地上的绿苔点点。如果可以,我情愿不要长大,因为我一直觉得是我的慢慢长大,所以姥姥放心地走了,接着曾姥姥也走了,然后,我少了这两个可以躲在她们怀里撒娇的人,也再不能使坏向她们告舅舅的状了。后来,阿姨们都结婚了,舅舅们到大城市打工、做生意,在城里安家落户后,理所当然把外公也接走了。最后,只留下一个院子,年年岁岁一直空荡着,冷清着,死一般地沉寂着。从此,只剩下满地的绿苔与之厮守。
    其实,又何止外公一家如此,在这个大山里的村落,这样荒弃的院子遍地都是。曾经热闹的村庄,沉默了。曾经炊烟葱茏的院落,失去了往昔光鲜的外衣。然后,眼前只剩废弃的老屋爬满瓜藤,只剩成片的青苔铺满墙角。门上的铁锁紧紧锁住的,是那段属于老屋的记忆,还有那曾经烟火缭绕的岁月。
    绿苔的沉默,老屋的失落,也许本就注定是必然的。时代在不断变化,当闭塞的大山再无法遮蔽人们的视线,年轻的一辈谁还会甘死守着半亩薄田,劳碌以终老?他们向往大山外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虽然不知此去前路如何,哪怕面临的是失败的危险,他们也无论如何愿意放手一搏。然后,那些或南下或北上的打工的人,在迈进城市的那一刻就迷失在楼群高耸、车水马龙的浮华里,就沉醉在城市闪烁的霓虹里。就像饥饿的鸟儿离开乡村的枝头,四处觅食,落到城市的街头捡拾遗弃的果实。一开始的路,注定是坎坷的,他们像浮萍一样在风雨中飘摇,这座城或者那座城。离开家乡熟悉的厚重的泥土地,弥望的尽是钢筋水泥,还有那轻易能刺痛他们的冷漠、怀疑、鄙夷甚至厌恶。可是,终于,渐渐地,他们的眉头舒展开了,皮肤白皙了,浓重的乡音有了城市的卷舌。然后,他们在城市扎根的同时,也就义无返顾地将深扎于村庄的根拔起。这些人,是村里的土著,可是他们最终抛弃了村庄,在异地他乡果真能得到身体的放松,思维的安眠,感情的停泊吗?
    于是,空留这大山里空荡荡的院落,守候着最后的惨淡。
    院子不再是昔日的院子了,越发沉默寡言、坍塌荒芜了,然后一步步走向萧条、枯萎和静寂。
    终于发现了一户没有上锁的人家,于是,我走上前轻敲院门,出现的是一个苍老的面孔。这位老人我认识,在外公家待的那段时间,这户人家的小孩是我最好的玩伴。老人已经不记得我了,不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他还是有印象的。我们随即畅快地聊了起来。偌大的院子,只有老人和他的老伴守着,一如既往地相依为命,只是少了儿孙承欢膝下的欢乐。年轻人都在外打工,一年不过回家一两趟,就是打电话也是很少。老人们的描述中,我能感觉到深深的失落和无奈。
    院子深处的那棵老树,还是这般葱茏,旁边荷塘的水依旧波澜不惊,偶尔几只野鸭在水上嬉戏,不时发出孤独的鸣叫。此情此景之下,我感受到的,只是一个家族的衰落,一个村庄的荒芜。曾经的鸡鸣狗叫不再,鲜活的面孔少了,唯有用这绵延不断、生命力极强的绿苔来填补这份空白。于是,荒院里有多少留白,绿苔就用多么繁盛的背影填补上去,透露出一种生命独有的苍凉。此时此刻,谁又能告诉我旺盛与荒芜各是属于绿苔还是院落?
    绿苔并没有因为这份担当赢来更多赞许的目光,依旧还是那么不起眼,纵使它的生命力再顽强,密密匝匝,但是,即便它像一床绵延不尽的绿毯子,渐渐涂抹、慢慢地渗透它的所到之处,终究还是焐不热大地的情愫。可是,又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它还是有着几分和人类斩不断的情结呢?
    绿苔给我最初的感动,可能就是它倾其一生去诠释的孤独。打从一落生开始,它就注定了一直孤独,从一个地方蔓延到另一个地方,从这个世纪延续到另一个世纪。走过原始,走过蛮荒,走过每一段岁月的风声,纵使有雨、露、阳光、泥土诸多上苍仁慈的赐予,依旧无法改变它孤独的宿命。可是,你不得不慨叹,越卑微的事物越能保持清醒与静谧,宁静致远。所以,我一直觉得我是能够体会这深秋时节绿苔那愁苦面容的,寒风中那样疲惫、憔悴、无助,于是,它们拼命地挤成簇包成团,想用彼此的体温相互取暖,但终究还是无法摆脱既定的宿命,枯荣于大地上,自生自灭的循环往复是其必经之路。
    我承认自己身上有一种很浓重的怀旧情结,目睹曾经熟悉的一切就那么轻易地销声匿迹,总不免惆怅。这种心情需要寻找一个对应物和承载体,或许,以为绿苔承载着太多悲欢,太多哀乐,也正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吧。
    生活中总有太多事情力所不及,面对现实,我们普遍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就像这老屋、村落、古老的农耕文明的种种迹象,时代在前进,它们注定渐行渐远,逐渐隐藏在历史的帷幕之后,最终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总会有人怅惘,有人依恋,有人牵挂,渴望留住这一份失落了的记忆,而这些记忆,真要全部留给绿苔去背负吗?
    天黑了,我小心翼翼地关上门,生怕碰坏了什么,还是不得不承认,过去的点点滴滴,在岁月的冲刷下早已不复当年模样。连我这个故作一副恋恋不舍姿态的人,最终不也转身离开了,还有什么资格要求谁来守护村庄?
    舅舅打来电话说,他今年会回家把老房子整修一下,毕竟根在那。这对于我而言,确实是一种稍稍的安慰,会回来的,至少过年的时候把积年累月的苔痕扫扫吧。


分享到:
    
回到顶部 
福建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550次访问,全刊已有4476203次访问